OpenAI:人类只剩最后5年
刚刚拿下阿克塞尔·斯普林格奖摘取okex技术指标,山姆奥特曼又语不惊人死不休:
五年后AI将全面超越人类,人类智力的霸权时代,已进入倒计时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2030年,GPT-8不仅能给出终极难题量子引力答案,能向你娓娓道来其思考过程、灵感来源,以及它为何决定研究这个课题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它,有资格成为真正的AGI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届时,“当今经济活动中30%到40%的任务都将由AI执行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”
如果是在两年前,我们或许还会感到激动、为自己的饭碗而焦虑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但此时此刻,虽然类似的感觉还有,但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淡了许多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牛逼听太多,实在是麻木了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看着现在正与你对话的傻瓜式AI大模型摘取okex技术指标,虽然有点用,但有被吹的那么厉害吗?
就这么个玩意,你很难想象它能在5年内,就成为超越一切的存在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01现实很骨感
美国智库METR曾于7月初发布报告,称大语言模型每7个月能力翻倍,远超摩尔定律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预计到2030年,AI足以在数小时内完成人类一个月的工作量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这与奥特曼所预测的时间点,比较接近,未来似乎很美好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但回到现在,同样是智库METR做了一项试验:将一批经验丰富的软件工程师分成两组,一组纯人工,另一组使用AI工具编程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结果却出乎很多人意料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展开全文
相比于纯人工,借助AI工具预测快40%,实际上却慢了19%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也就是说,AI不仅没有使得效率提升,反而降低了效率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无论是采用不同的结果指标、估计方法,还是对数据进行各种子集/子分析,开发速度的放缓现象依然存在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使用了更先进的工具摘取okex技术指标,效率怎么可能下降呢?
包括参与实验的程序员,也认为AI工具帮助自己提升了约20%的效率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这完全不符合逻辑,但数据不会说谎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为了解释这种现象,实验方将之归为“能力-可靠性缺口”概念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简单来说,就是现在的大语言模型,虽然能完成大量复杂的任务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但它们给出的成果,无法达到真实企业需要的业务水平。
比如在执行编程任务中,程序员确实在查找信息和主动编码上花费的时间更少了,但撰写提示词同样需要时间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同时,AI固然能快速生成大量代码,但其中充满小错误,导致人类程序员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检查、更正AI输出,甚至重写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大部分情况下,人类反而成了AI的保姆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更关键的是,编程已经是AI表现最好的领域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在这个领域都无法带来效率提升(在目前的水平下),甚至起到反效果,其他行业可想而知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都说站在风口上、猪都能飞起来,人人都想当那只猪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根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,截至2025年4月,全国现存在业、存续状态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过424.3万家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其中,2025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28.6万家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这个领域,是如此繁荣、参与者是如此之多,所有人都在说AI是未来最大的财富增量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但实际的情况是,除了提供算力的英伟达,和成千上万利用信息差赚流量的博主……目前几乎还没有哪一家AI企业真正赚到钱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至少在现阶段,它仍然是典型的:高投入,低回报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据摩根士丹利估算,仅微软、Meta、谷歌、亚马逊四家巨头,2024年的资本投入就高达3000亿美元,其中大部分流入AI项目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总体来看,2024年全世界生成式AI投资额较2023年增长超过70%,预计2025年的的总支出更是将达到2024年的3倍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这种背景下,科技巨头还能扛得住,或许能支持到AI应用真正百花齐放的那一天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而大量中小竞争者,即便前期拿到投资,也根本撑不下去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比如开发出AI回话模型的SD摘取okex技术指标,至今仍背着1亿美元债务;Stability AI,核心研究团队集体辞职;Character AI不得不卖身谷歌……
国内的圈子,大同小异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波形智能,曾拿到千万融资,突然就解散了,包括CEO、CTO等核心成员集体跳槽OPPO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竹间智能,创始人简仁贤曾担任微软工程院副院长,因现金流吃紧,部分部门不得不停工,基本上停摆了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华夏芯摘取okex技术指标,资金链断裂、申请破产,14项专利、15项软件著作权被挂到京东拍卖……
2022年11月至2024年7月,全国共有78612家新注册AI企业处于注销、吊销或停业异常状态,占同期新注册企业总量的8.9%;全国AI领域注销、吊销的企业总数,更是超过20万家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虽然没有最新的数据,但按照这个比例估算,目前倒闭的新注册AI相关企业,100%已经超过10万家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正如AI工具的实际作用,目前远远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强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不要只看到顶尖巨头在台前的光鲜,这才是AI浪潮的真正底色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九成的参与者,都将、或已经倒在黎明前,其中不乏真正纯粹的技术团队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在AI技术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之前,这种情况不会改变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02未来确实不远
如果说,古人的生产力是天平,付出多少力气就收获多少粮食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那么,现代人的生产力就是一根杠杆,只用坐在机器前敲敲打打,就能驱动万吨的巨轮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在我们的想象中,生成式AI的变革性之处在于,打破了“成本、质量、速度只能选其二”的三角模型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不过目前来看,无论是成本、质量还是速度,AI工具似乎都与我们预想的还差很远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因为现阶段的AI只会标准化的创作,这会导致两个问题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其一,同质化;其二,细节缺失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以AI绘图为例,生成式AI是通过整合大量资源,来获得绘画能力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一旦源头出现交叉重复,必然导致AI作画出现不可避免的同质化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这一点我们平常使用AI工具时都能感受到,你如果不输入大量特定的提示词,它给出的图片风格其实都非常类似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更关键的是,它只是把数据具象化为图片,这就不可避免出现大量低级错误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比如,人物装饰不完整,某些器官比例失真,手指多一根等等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这在上文提到的编程工作中,同样有出现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由于这两个问题的存在,生成式AI目前只能胜任比如审核、阅片之类的少部分重复性非常高的工作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对大部分人而言,它根本无法作为一个合格的工具,更深层次的细节把控,必须由人来把控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最终导致,使用工具后的效率,反而不如原来高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当然,未来虽然还未来,但它终究会到来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今时今日的种种,我们可以归咎为企业家的过度宣传,但更本质的原因只有一个:如今的AI不够强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应该强到什么程度摘取okex技术指标,它才能真正作为一个合格的工具,给企业“降本增效”呢?
其实应该有一个标准:达到人类从业者的平均水平、乃至最低水平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它不需要非常强,只需要达到最普通的水准,就将彻底改变今时今日的市场生态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因为在任何行业,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如果被淘汰,人工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,效率也得到了提升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比如目前AI应用最广泛的游戏行业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只要定义好规则,关卡策划、系统、数值等基础、重复性的设计内容,后续的工作本来就是套模板直接协作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基本上,初级策划所有能干的工作,基本上都即将被替代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甚至,只需保留少数创造力最强的人,这样做不仅能降本增效,游戏本身的质量也会得到提升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比如,每个NPC都有一个完整而具体的故事,且能与玩家进行更详细而真实的对话——实现性格千人千面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玩家体验毫无疑问会得到提升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而在单纯靠人力堆的时代,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对大厂而言,AI能帮助自己降本增效,以后大型游戏的研发成本更低、周期更短,从而带动整个市场更加活跃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对小厂而言,本来主攻的就是页游、小程序游戏,基本就是赚一波就跑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对他们而言,以后的成本基本只剩下推广,研发全交给AI就可以了,无限薅羊毛。
唯一受伤的,只有大部分不够“优秀”的从业者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这种事情,如今已经在游戏行业发生,而且这两年随着显卡升级大爆发,行业会变得越来越卷,50%的人可能面临转行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其他行业,都在瑟瑟发抖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那一刻的到来,不需要AGI,只需要等到工具能完成最简单的工作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但绝对不应该是现在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03尾声
至少此时此刻,对大部分行业而言,AI是根本无法取代人的,甚至作为工具都不太合格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但最近两年,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层们,不论懂或不懂,大多都跟着舆论走、给员工强调降本增效的概念,普遍裁员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留下的员工熟悉AI工具,尤其是免费的那种,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这算是比较low的做法,也是最普遍的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但最终,绝大多数只是降了本,根本没有增效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即便真的增了效,绝大多数的情况也不是因为AI,而是裁员导致人心惶惶、大家越来越卷而已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更讽刺的是,现在都2025年了,AI应用市场规模即将突破5000亿元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却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企业,就像坐井观天的土财主一般,觉得买几台高配电脑就是数字化转型,生成几个数字人主播就是在做AI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这并非夸张,稍微去了解一下就知道,抱有这种想法的企业、甚至投资者都相当之多摘取okex技术指标。
评论